会计学习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学习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今天小会助手分享的内容是——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有什么用?什么是对接啊?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对接,有用,对接,,,,,小会将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有什么用?什么是对接啊?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有什么用?什么是对接啊?
提示: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有什么用?什么是对接啊?

通俗的理解就是:天宫一号是一座“永久性”的太空站,而神州系列飞船则是将航天员从地面运送到太空站去工作的运载工具。当工作完成之后,航天员还可乘坐神舟系列飞船返回地面。

不过由于我国的科技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神州八号在计划中是不载人的,它与天宫一号的(无人)对接是为将来神舟系列飞船搭载航天员上天与空间站(天宫系列)进行(有人)对接所作的尝试和准备。

所谓对接,简单的说就是将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在太空中连成一体,从而使航天员通过对接管道从飞船进入到太空站里工作,或者是让其从太空站进入到飞船中(从而返回地面)的一个必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神舟九号怎样和天宫一号对接
提示:

神舟九号怎样和天宫一号对接

  本月中旬,也许就在16日下午,中国航天即将迎来这样一个大日子,神舟九号将把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进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这个太空新家,此后神舟九号再把航天员安然无恙地送回地球家园。据报道,2男1女3名航天员和3名预备航天员已于6月9日上午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下榻问天阁,即将参加全系统的发射演练并参加发射任务(如图)。近日,航天专家庞之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最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对接由航天员手动操控完成。

  ■最新动态

  老航天员或二度飞天

  6月10日上午,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参加了植树、升国旗等活动。在酒泉现场照片中,6名航天员中除了备受瞩目的两名女航天员外,2名男航天员的身影颇为熟悉,他们是曾经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和聂海胜,前者曾搭载神七飞天,后者曾搭载神六飞天,也就是说,此次神九搭载的3名航天员中,很有可能出现曾经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

  据了解,首批选拔的两名女航天员属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对于女航天员是否已育的问题,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宪民明确表示,我国女航天员的选拔条件,并没有要求是必须生育过的。

  另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0日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6月初降轨至对接轨道,等待神舟九号飞船前来相会。自2011年9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以来,天宫一号已在轨运行255天,其间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目前,天宫一号姿态控制稳定,测量设备状态良好,资源充足,内部环境满足载人要求。

  ■交会对接

  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关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介绍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突破和掌握载人的天地往返技术,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这一步已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任务完成。2003年,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飞天,进行了单人单天的飞行,2005年,神舟六号上的两名航天员完成两人多天任务。第二步的主要任务是突破空间出舱活动、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其中,空间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的另外两项基本技术。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载三名航天员上天,翟志刚出舱完成了空间出舱的壮举。

  庞之浩说,交会对接技术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是建造空间站的前提条件,因为空间站体积大、运行时间长,但不能天地往返,需要通过飞船和交会对接技术把人和货物送上去,再送回来。因而,在空间出舱技术突破后,就要进行这项技术的突破。

  2011年,我国发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掌握了无人自控交会对接技术,本月中旬,将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掌握载人手控对接技术,这也是承上启下的任务,此后还将进一步掌握这项技术,完成第二步第一阶段的任务。之后就将进入第二步的第二阶段任务,即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

  我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步是要建立长期驻人的空间站。

  ■最大不同

  航天员操控神九对接

  神舟八号在太空中和天宫一号的深深一吻,至今依然让人回味。而神舟九号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天宫一号相会了。神舟九号和神舟八号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事实上,既然是“兄弟”,那就一定十分相像了,与神舟八号相比,神舟九号的改动并不大。

  庞之浩解释说,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分为三种状态,初期试验技术状态、出舱活动试验技术状态和天地往返运输器技术状态。从神舟八号开始,我国飞船就基本定型,是能交会对接的天地往返运输器,以后的“神舟”系列飞船也都采用这种技术状态,在轨道舱的前端安装了用于交会的测量、运动控制等设备和对接用的机构。飞船定型后,其外形、结构、控制服务系统和数据传输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但每艘飞船要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做细节改动。

  虽然去年发射的神舟八号没有载人,但却是按照载人飞船设计的,与神舟九号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是神舟九号载人且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航天员要进入天宫一号工作生活,因此还要带上航天食品。另外,航天员还要携带其他一些物品上天,有的要搬到天宫一号。而物品之所以由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分批运上天,一是因为火箭运载能力有限,另外是出于产品寿命的考虑,比如做实验用的细胞,在长期无人条件下难以存活,所以要和航天员一起上天。此外,神舟九号此次还将首次带上活体蝴蝶升空。

  “两者的设备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方式不一样,神舟九号由航天员来控制,这是关键。”庞之浩说。

  ■“手控”优势

  可靠性和灵活性更高

  交会对接要让两个八吨重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以比子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完成无缝对接,难度好比“穿针引线”,绝对是个“精细活”,而用人来掌控整个过程会有怎样的优势呢?

  庞之浩说,迄今为止,美俄共进行了300多次交会对接,美国以手控为主,曾失败过2次,俄罗斯以自控为主,失败过15次,因而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率更高,原因是出现故障时航天员可以随机应变。手控还能节约时间和燃料。但手控方式对航天员的操作负荷,也就是劳动量的要求大大增加,还要受到航天环境,尤其是光线的影响。庞之浩解释说,就像通过电视看室外足球比赛一样,转播的清晰度会受现场的室外环境影响。航天员要通过舱内的显示屏观察舱外对接情况的“直播”,对接时要有一定光照,但光线还不能太强,外面照射得不清楚或者太刺眼,航天员在舱内看到的情况都会受影响。

  自控交会对接也有优点,一则比较省事,适合载人航天器和无人航天器,规避了人员操作的失误,不需要考虑航天员的安全和救生系统。但可靠性和灵活性没有手控高,出现突发情况不好处理,设备更为复杂,对地面支持的要求也更高。

  庞之浩指出,我国此次载人交会对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航天员手控对接技术。

  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是交会对接“硬件”上的两大“法宝”,而航天员在手控交会对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在两者中任何一个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如何排除故障。

  庞之浩说,最严重的故障发生在1997年,俄罗斯“进步”货运飞船撞上了和平号空间站光谱舱,发生了“追尾”,造成了太阳电池板损害、舱段漏气等。载人交会对接也曾发生过故障,197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座空间站,同年发射了联盟-10载人飞船对接,由于对接机构出现故障,造成航天员无法打开舱门进入空间站,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在交会对接过程中最怕的情况是“追尾”,如果航天器撞坏就更危险。不过,手控对接中发生“追尾”的概率非常低,就像开车一样,“司机”发现一旦要撞上,就可立即“刹车”。最坏的情况是“刹车”不灵。因此,交会对接设备都有多套应急设备保障,关键设备要备份。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的第一次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提示: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的第一次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神舟飞天:来自成功背后的力量  中国自921载人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进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1999年完成神舟飞船首次发射,2003年神州五号任务进行了首次载人飞行,2005年神州六号任务实现双人载人飞行,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实现多人载人飞行和出舱行走。到了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将陆续发射,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  回顾人类历史,每一次疆域新空间的拓展,都意味着人类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而此次神八天宫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闯进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也使得我们再次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相逢,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开端。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航天人的付出所换来的,不仅仅是6次世界瞩目的飞行。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带动下,一大批原材料、制造工艺、元器件生产等基础工业的水平得到了提升,而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也逐渐扩展到了通信、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载人航天工程给国家带来了不竭的精神和物质财富,那么,在这些财富的背后,到底有一股什么样的市场力量?是谁在奉献和孜孜不倦地努力?是谁在起着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是谁的双手在掌握着航天的命运?  神八天宫“太空初吻”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11月3日凌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地实现了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这两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在静谧太空中上演了一场属于中国的“天神拥吻”盛景。虽然发生在北京时间的凌晨,但处于不同纬度及时区的全球各大媒体对这一科技盛况给予了密切关注。中国无人飞船成功实现对接”第一时间成为英国广播公司、法新社等外媒关注的焦点,并纷纷评价中国在载人航天项目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中国神舟八号成功对接了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这次对接标志着中国朝着10年内在近地轨道建设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计划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次对接使中国与拥有航天器对接技术几十年的美俄站到了一起。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首次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的任务规划,2012年内将开展“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  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完成空间站的建设,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的对接技术。这一技术难以掌握,因为两个处于相同轨道的航天器在绕地球高速飞行,它们必须逐渐靠近,以避免互相撞毁。  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是我们国人的重要计划,相信这一计划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已完成了其无人太空飞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太空舱之间的首次太空对接任务!

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
提示:

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

为以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打好基础。
空间交会对接重大突破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空间站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最重要平台之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此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飞船将逐步形成状态固化的天地往返载人飞船,组批投产。
有力的证明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中国走向更强大的有力标志,航天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