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朝鲜历史上的壬午兵变事件到底是什么情况?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朝鲜历史上的壬午兵变的事情了,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这个事件在朝鲜历史上还是非常知名的,也非常的有意思的,所以大家如果对这个事件比较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也别等了,速度来学习看看吧。 “壬午兵变”是朝鲜王朝后期所发生的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兵变迅速推翻了当时朝鲜王朝的实权者闵妃集团,然而因为清朝等派遣大军镇压,仅仅一个月就被清朝平定。更何况,壬午兵变的局限性非常大,并没有驱逐列强在朝鲜王朝的势力,也没能改变封建体系,更引发了后来的“甲申政变”等,引起了朝鲜半岛近代的大洗牌。 朝鲜王朝几乎与明朝同时开国,历经明灭清兴,直到近代列强入侵后,与清朝同样闭关锁国的李朝的安静日子也被打破。李朝末期王室嫡脉绝嗣,与清朝一样,当时朝鲜王朝从宗室选了李熙也就是后来的高宗入嗣。不过大权都掌握在了李熙的父亲兴宣大院君李罡应手中,高宗如同傀儡。 李罡应是著名的顽固保守派,奉行“闭关锁国”的同时,大规模扩建景福宫,攻击外国列强,又大规模清绞各地的势道家族。大院君的做法使得其真正做到了里外不是人,李朝内外都相当厌恶。而作为高宗李熙正妻、大院君儿媳妇的闵妃,在后宫并不得宠。但非常有头脑心机的闵妃,最终却成功发动宫廷政变,强迫公公李罡应退出朝堂,大权重新回到高宗与闵妃手中。闵妃掌权后,亲近日本、清朝,大规模裁撤旧制,模仿清朝洋务运动一样进行了各种所谓的“改革”。 不过闵妃的做法非但没有让李朝富国强兵,反而得罪了更多外部势力,同时日本等入侵使得李朝财富加速外流,各种矛盾剧烈激化。最终,因为李朝军中粮饷被克扣,引爆了一切。虽然壬午兵变声势浩大,但清朝日本纷纷派兵干涉,不到一个月这场兵变就被压制了下去。而清朝派遣去李朝的人,就是后来著名的袁世凯。朝鲜王朝也就是袁世凯的发迹之地。
2,朝鲜“壬午兵变”是怎么一回事?
朝鲜“壬午兵变”的起因涉及到了当局者的利益关系之中,当时闵妃当政,不仅允许国外势力的进入还大肆花费国家财产,甚至在朝堂上笼络人心来保障自己势力的稳定。长此以往,不仅使得百姓的压力变重,军人的吃穿用度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基于当权者的操控,对日本教练的不满和军饷的减少,导致了朝鲜社会民众们的对当局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直接导火索就是1882年朝鲜发生了旱灾,综合作用下产生了最终的壬午兵变。 “壬午兵变”最开始的目的其实非常单纯,就是想要营救被困的战士,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想要请愿并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已,但是不经意间绑架了当局重要任务,紧接着随着火球越滚越大,很多的普通民众也逐渐参加了进来,导致了大规模的兵变。非常巧合的是“壬午兵变”是由于大旱引发的,最终是伴随着大雨而结束的。 “壬午兵变”来的快速而猛烈,似乎很快地就有民众加入进来,很快地就推翻了政权,很快地就结束,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权。 但是快速并不意味着它是向好的,综合历史上的结果来看,“壬午兵变”其实是维持了一种盲目自闭的形态,并没有开放和对外交流,也导致了其最终的衰弱。但其勇于斗争,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这种精神还是非常可嘉的,值得去歌颂和学习。
3,在历史进程中,为什么朝鲜会发生“壬午兵变”?
“壬午兵变”说的是朝鲜士兵同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斗争中的一件事。因发生在1882年即旧历的壬午年,故称“壬午兵变”。 日本欲侵占朝鲜蓄谋已久。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天皇专制统治,妄图征服中国及至全世界。日本认为,要征服中国,首先要占领中国东北,而朝鲜则是“渡满洲的桥梁。”因而加紧了侵朝的步伐。 1875年,日本军舰侵入汉江,被朝鲜军队击败。次年2月,又派军队侵犯江华岛,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可在汉城设使馆,朝鲜开放釜山、仁川和元山,日货免交关税,日本人享有治外法权等。此后,美、英、俄等国相继侵入,朝鲜开始沦为殖民地。 日本利用不平等条约中的特权和临近朝鲜的便利,垄断了朝鲜的进出口贸易,掠夺朝鲜的农产品和矿产品,霸占土,地,倾销日货,加快对朝鲜人民的剥削和奴役,激起了朝鲜人民的反抗,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朝鲜的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激烈。1863年,年轻的李熙即位,而政权落在其生父大院君李昱手中。《江华条约》签订后,李熙的妃子一闵妃以李熙要亲政为名,排挤大院君,掌握了统治权力。闵妃集团的主要人物是闵谦高,他想掌握军权。他勾结日本驻朝鲜公使,聘请日本军事教官,并按他们的方案改编军队,引起军方的反感。闵妃集团克扣军饷和军粮,更激起军队强烈不满,驻汉城的士兵在柳万春和金长孙的领导下准备起义。 闵谦高十分恐惧。1882年7 月23日,急忙下令发米给士兵来安定军心,但发的却是霉烂的大米,兵士更加愤怒。柳万春和金长孙号召士兵拒绝领米,趁机率领军队痛打值班军官,举行起义。起义部队和汉城贫民汇合捣毁闵谦高等几个大臣的住宅,袭击了与闵谦高勾结的日本使馆,杀死了几个日本官员。7月24日,起义部队闯入王宫,藏在宫内的闵谦高等大臣被打死,大院君李昱重新入宫,掌握政权。大院君掌权后,仍然屈从于日本侵略者的摆布。8月16 日,日本军舰开到朝鲜,强迫大院君缔结《仁川条约》,规定:日本有权在朝鲜驻军;朝鲜对日赔款50万元。条约签订后,朝鲜人民和士兵又一次起来反对大院君的卖国行为。闵妃集团急忙向中国清政府求援,8月下旬,清政府应闵妃集团的请求,派遣3千军队到达汉城,囚禁大院君,使闵妃集团重新掌权。 “壬午兵变”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目标,在清军到达后基本上平息了。但它是朝鲜人民一场自发的反对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