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南美洲栗鼠的常见病

干净的笼具、良好的通风和适当的温湿度,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定期洗澡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完毕更换浴粉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治:保证笼内清洁,无积水、无顽垢,每天打扫。无须购买药品,酒精喷涂或擦拭患处即可。要注意的是,“真菌感染一定会出现皮屑,没有皮屑就不是真菌感染”,这是错误的,皮屑只是真菌感染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出现的表现之一,所以不能以是否有皮屑来判断。真菌是接触感染,幼年龙猫抵抗力比较弱,在未治愈前,不要让得真菌的龙猫宝宝和健康龙猫宝宝接触,每天都给龙猫宝宝的笼具和食具认真消毒,酒精喷洒消毒即可。治愈后一定要保证笼内清洁,以免再次复发。 病因:主要与食物有关。颗粒饲料变质,食入质量差的干草、零食或误食新鲜水果等物都能造成腹泻。另夏季湿热也易造成腹泻,建议24小时开空调除湿,尽量不要选择制冷档。症状:粪粒松软,较粘稠,包有一层粘状物,粘在笼子或地上。腹泻严重时,粪便稀软或呈糊状粘粪,污染肛门附近的毛。腹泻尤其是严重腹泻如不及时治疗,易继发为肠炎。防治:轻度腹泻可以通过调整饲料治疗,即加大提摩西草量。腹泻严重时,必须在调整饲料的同时采用药物治疗。为防止继发肠炎,应用妈咪爱止泻(偶见使用妈咪爱之后加重腹泻),份量据个体体重不同按说明书调整,每日一次,加少许矿泉水冲调,用去针头的针管喂食,病愈后巩固一天即可。 病因:主要原因是饲料给予方式不当和误食难以消化的异物。症状:排粪明显减少或停止排粪,粪粒很小,干而黑硬。南美洲栗鼠停食停水,蹲卧在一处懒得动弹,有拱背现象和疼痛状,精神不振,眼闭合。防治:以调理为主。增加提摩西草量,提摩西草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调理肠胃,帮助消化排泄。增加运动时间,可适当给予新鲜苹果(去皮),并在南美洲栗鼠不挣扎的情况下轻轻按摩腹部。 偶发性的喷嚏可能是由于鼻子进了异物(灰尘,毛发),或者过敏导致,不必过于担心。病因:主人携带感冒病毒传染,凉风直吹。症状:经常性流涕,频繁喷嚏,厌食,无力,喉咙肿痛。防治:主人如果感冒或者感到头痛,就不要接触南美洲栗鼠,如果一定要接触也必须戴好口罩,洗过手。不可过于亲近,比如搂抱等。一旦南美洲栗鼠患上感冒应立即上医院检查治疗。家庭治疗方法也有几种(用酒精擦鼻子,氯霉素眼药水滴鼻子,服用小儿感冒药)都不太有效,容易导致延误治疗而死亡。开药后要服用两周以上,否则一旦复发立即死亡。此病死亡率极高,以预防为主。 病因:主要发生在夏季炎热天气,当室内温度超过28℃、湿度超过40%时(千万不可靠自身感知去猜测温度,一定要用温湿度计衡量),南美洲栗鼠因毛发非常厚实,很容易发生中暑。因此,平常要加强通风,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室内温湿度,夏季必须每天开空调除湿。症状:轻者四肢无力,没有平衡感,耳部通红,眼神涣散。重者呼吸加快,进而减弱,不能站立,头向后仰,抽搐。防治:一旦发现中暑不要慌张送往医院,一路颠簸反而加重病情。应立刻打开空调,保持所在环境温度为22℃、湿度40%以下,但不要直吹。冰袋覆盖干毛巾做成简易冰床用以降温。鼻端摸少许清凉油。碾碎仁丹半粒调和为液体,用去掉针头的针管喂服,如若拒绝针管则用可葡萄干包裹住仁丹碎末诱食。病情控制住后务必在凉爽的环境下休养,主人随时观察南美洲栗鼠的表现,保证水分摄取。重者由于很快死亡,治疗多不奏效,但也一定要及时抢救。此病死亡率极高,以预防为主。 病因:由于长期缺乏供南美洲栗鼠啃咬的磨牙物品,致牙齿生长过长,妨碍咀嚼而不能进食。症状:过长的门齿明显露在唇外,由正常的橘红色变成黄色或更严重的白色,唇部红肿,口流唾液。防治:经常保持笼中磨牙物品的供给,长期使用提摩西可以防止后牙过长。前牙长了可以去医院剪短,后牙长了是无法治疗的,因为龙猫要靠后牙来咀嚼食物,所以不能拔牙也不能磨牙。一旦后牙过长医生都是建议安乐死。因此,此病以预防为主。慎重慎重 病因:被咬伤或夹伤等。症状:出血。防治:云南白药粉剂外敷,治疗期间禁止沐浴。 病因:因意外造成骨骼折断。症状:触摸可发现骨骼断裂。治疗:立刻带往医院拍片治疗。 俗称“咬毛”。病因:这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有两种类型,一是后天外界刺激造成,如饲养环境不佳,主人关怀不足心情焦虑所致,或为饲料营养不够全面;二是遗传性,食毛症可以遗传给南美洲栗鼠的后代,因此有此病的南美洲栗鼠都是不允许参加繁殖和出售的,但也有商人不遵循此原则。症状:神经质,胆小,咬食自己的毛,轻者局部毛发参差不齐,重者大片毛发缺失。防治:不要突然冷落南美洲栗鼠,注意它的心理变化,尽量防止刺激性嗓音。对于遗传性的食毛症一般是无法治愈的。对于后天引起的须改进饲养环境,如更换大笼具,选用营养全面的主粮以及新鲜适口提摩西草,多给予玩具(如咬串、磨牙石、丝瓜络、苹果枝、仙人掌干等)分散注意力,不必额外给药。主人晚上要尽量多陪南美洲栗鼠玩,以调整其心情。白天注意让它休息。此方法对遗传性食毛症亦有改善效果。此病需长时间调理。 病因:肠炎具有传染性,发现此病应立即隔离治疗,同时全群进行消毒,防止病情扩散.多由严重腹泻继发而成,也可能由于其它南美洲栗鼠传染而引发.症状:粪便呈粘糊状或稀水状,并伴有黄绿色粘液,或稀粪中带有血丝.患病南美洲栗鼠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绝食,体毛蓬乱,萎缩在笼角懒的动弹.防治:对患病南美洲栗鼠笼用浓度1%~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治疗采用氯霉素口服或注射,口服剂量为0.3-0.5克,注射剂量为0.35毫升,每天1次,连续3~4天.也可采用口服磺胺0.5克和注射氯霉素0.35毫升结合使用.对绝食的南美洲栗鼠,还要每日补充注射葡萄糖液2毫升. 病因:接触过传染源(患病的南美洲栗鼠)或因环境过于潮湿引起症状:毛自根部脱落,成片状分部于皮肤上,吹开毛发,能发现有头屑状的碎片.防治:用1%敌百虫溶液涂抹患处,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5日,此外应将南美洲栗鼠置于干燥的环境中.眼炎病因:多由感冒或沙浴时尘土进入眼中引起.另外,饲养卫生条件差,也会引起.症状:眼部红肿,眼泪或分泌物增多.治疗:采用青霉素滴眼液,每次1滴,每天1~2次.
2,南美洲栗鼠的注意事项
南美洲栗鼠属于高原动物,不易生病;而且很干净,没有寄生虫。南美洲栗鼠是单一素食的动物,因此他的粪便呈椭圆形干燥颗粒状,没有味道,养在室内没有问题。如果要饲养南美洲栗鼠,建议从幼猫2~3月龄断奶后就开始喂养,这样南美洲栗鼠最容易与主人达到默契和亲近。但哪怕是中途开始饲养成年南美洲栗鼠,南美洲栗鼠也能逐渐聪明的呼应主人的关爱。南美洲栗鼠并非终生只认一个主人、只听一个主人的话,但常会在关爱自己的主人之中“挑选”一个人最为亲近和依赖。正常情况下,龙猫和兔子一样,是不会攻击性的咬人,原因如下:1)龙猫是素食动物,也没有猫狗那样尖锐的牙齿,他们只有用来咀嚼草类食物的“黄金大板牙” 。2)龙猫对陌生动物不会凶猛攻击只会胆小逃避,他们对敌人唯一能采取的反抗措施就是喷尿和甩脱自己的毛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