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习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会计学习网 > 会计考试 > 正文

目录

1,Atom处理器是什么

Atom处理器是什么

Intel Atom(中文名:凌动,开发代号:Silverthorne)是Intel的一个处理器系列,处理器采用45纳米工艺制造,集成4700万个晶体管。L2缓存为512KB,支援SSE3指令集,和VT虚拟化技术(部分型号)。与一般的桌面处理器不同,Atom处理器采用顺序执行设计,这样做可以减少电晶体的数量。为了弥补性能较差的问题,Atom处理器的起跳频率会较高。发布历史 新一代移动网络设备平台(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是近来非常热门的移动产品,轻巧便携,方便日常办公。随着体积的减小,产品的散热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发热大户处理器当然是需要技术创新来做保障的。英特尔在2008年3月初发布了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家族,命名为Atom。新的构架与工艺 英特尔Atom处理器是英特尔历史上体积最小和功耗最小的处理器。Atom基于新的微处理架构,专门为小型设备设计,旨在降低产品功耗,同时也保持了同酷睿2双核指令集的兼容,产品还支持多线程处理。而所有这些只是集成在了面积不足25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内含4700万个晶体管。而11个这样大小的芯片面积才等于一美分硬币面积。其实Atom处理器就是我们之前所称为的ldquo;Silverthronerdquo;以及ldquo;Diamondvillerdquo;。 Atom基于45纳米工艺和hi-k技术制造。产品的热设计功耗为0.6瓦到2.5瓦之间,但是处理器的频率却能达到1.8GHz。而目前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也要25瓦-35瓦。英特尔推出Atom是基于对市场的认识。英特尔认为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对低功耗和能够上网的移动电脑设备(ldquo;netbooksrdquo;)以及以上网为应用中心的台式电脑(ldquo;nettopsrdquo;)的需求,并在接下去的几年中出现显著增长。Atom处理器迎合了市场需求。 而与Atom处理器相对应的整个平台,英特尔将其称之为ldquo;英特尔迅驰Atom处理器技术rdquo;(Intel Centrino Atom Processor Technology),这个平台在之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ldquo;Menlowrdquo;。一套完整的平台包括Atom处理器,无线网卡,包含集成显卡的低功耗芯片组,以及轻薄设计。

2,关于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

您好
Atom处理器1基本简介
英特尔Atom处理器是英特尔历史上体积最小和功耗最小的处理器。Atom基于新的微处理架构,专门为小型设备设atom处理器计,旨在降低产品功耗,同时也保持了同酷睿2双核指令集的兼容,产品还支持多线程处理。而所有这些只是集成在了面积不足25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内含4700万个晶体管。而11个这样大小的芯片面积才等于一美分硬币面积。
  其实Atom处理器就是我们之前所称为的“Silverthrone”以及“Diamondville”。Atom基于45纳米工艺和hi-k技术制造。产品的热设计功耗为0.6瓦到2.5瓦之间,但是处理器的频率却能达到1.8GHz。而目前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也要25瓦-35瓦。英特尔推出Atom是基于对市场的认识。英特尔认为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对低功耗和能够上网的移动电脑设备(MID)以及以上网为应用中心的电脑(UMPC)的需求,并在接下去的几年中出现显著增长。Atom处理器迎合了市场需求。[1]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3,intel atom a3950性能

intel atom a3950性能:性能上肯定是E-350好。 与Atom处理器相比,E-350的山猫核心使用了一种名叫"Out of order"乱序执行的技术,使得其在同等频率下要快于Atom的处理器。从各种测试报告来看,其CPU部分的成绩应该略高于SU2300,和AMD自己原来的K125、K325性能相似。 AtomN2800处理器是英特尔(Intel)于2011年12月底正式发布内含第3代Atom处理器(也叫采用zhi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平台,先前代号为CedarTrail,为Netbook、零售通路以及医疗用IT设备等低功耗装置,注入许多新功能。 外存储器容量: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早期的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现在大多有500 G左右,甚至更高。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性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例如,所配置外围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所配置系统软件的情况等等。另外,各项指标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而且还要遵循“性能价格比”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