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上有何不同?
-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 3,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样加的缓冲液是什么?
-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注意事项
- 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原理是什么?
-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1,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上有何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用的蛋白质不做任何变性处理。 SDS-PAGE中的SDS是十二烷基磺酸钠,是蛋白质变性剂,SDS能拆散蛋白质的折叠结构,然后沿伸展的多肽链的表面吸附。使肽链带净负电荷,蛋白质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仅与蛋白质颗粒大小有关。 聚丙烯酰氨(PAGE)凝胶电泳用于蛋白质与寡糖核苷酸的分离。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根据蛋白分子量亚基的不同而分离蛋白。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电荷因素可以忽视。 扩展资料: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密度相同的短棒状复合物,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的长度不同,其长度与蛋白质分子量呈正相关,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体如下: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单体(以后简称单体)在水溶液中聚合而成的亲水性高聚物,是一种透明而不溶于水并有韧性的凝胶。 2、制备凝胶时需要的原料是:丙烯酰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双体,用作交联剂)在水溶液中用催化剂引发聚合。常用的催化剂有:二甲氨基丙腈(DMAPN);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铵或加核黄素后用紫外光(波长253.7毫微米)引发聚合。 3、聚合时丙烯酰胺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形成长链,双体的作用是在长链之间形成交联,成为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所以在凝胶电泳中除了具有电泳的分离外还具有分子筛作用,从而增高了它的分辨能力。 4、聚合时,根据分离的需要,可以用改变单体溶液浓度或增减双体比例的办法制成孔度大小不同的凝胶。在分离血清蛋白时,采用的丙烯酰胺总浓度为6.5%,内含单体96%,双体4.5% 5、聚合物分子中含有很多酰胺基,所以凝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在水中溶胀但不溶解。
3,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样加的缓冲液是什么?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常用的上样缓冲液是含有尿素、甘氨酸、甘油和SDS的拉丁方程式缓冲液(Laemmli缓冲液)。Laemmli缓冲液是一种经典的电泳缓冲液,常用于分离和检测蛋白质。其主要成分包括: 三氯乙酸(Tris):维持缓冲液的pH值。 氯化钠(NaCl):维持离子强度和离子平衡。 吡啶基甲酸(Glycine):协助分离蛋白质。 尿素(Urea):破坏蛋白质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质带负电荷,使其在电场中运动更加均匀。 甘油(Glycerol):增加缓冲液的密度,使样品易于在样品孔中定位。 溶剂:水。 需要注意的是,缓冲液的配比和具体成分浓度的选择可能因不同的电泳实验而有所变化。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注意事项
聚丙烯酰胺凝胶必须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起始物、催化剂以及合适的盐及缓冲液的混合物聚合起来。
丙烯酰胺与BIS (N, N’ – 亚甲双丙烯酰胺)是形成胶基质的单体。
过硫酸铵启动胶的聚合过程。胶的配方要求10% 以水配制的过硫酸铵溶液。大多数资料显示需要现配现用。但是,10 %溶液可以在4℃放置数周而没有明显的活性丢失。最多配制10 ml, 当胶不能聚合时丢弃。
温馨提示 :丙烯酰胺的百分比在测序胶和蛋白质胶中是不一样的。如果使用预制的丙烯酰胺:BIS 溶液,确保拿对瓶子。
TEMED (N, N, N’, N’ -四甲基乙二胺)是催化剂,装在棕色瓶中,置于冰箱。在即将倒胶之前添加。
聚丙烯酰胺测序胶加有胶缓冲液(TBE) 与尿素。尿素是变性剂,使DNA 反应中发夹环不易形成。
聚丙烯酰胺电泳所用的玻璃板在每次电泳之前及之后都应洗净。电泳之后,用软刷子和布在热肥皂水中清洗,再用蒸馏水淋洗,竖立待干。
水分及灰尘会导致带空洞的聚合物。电泳之前,用玻璃清洁剂清洗玻璃板,用软刷擦拭。蒸馏水淋洗,再用擦拭纸彻底擦干。用纸擦拭之前先用70% 乙醇冲洗有助于清洁,加速干燥。依次加样丙烯酰胺: BIS 、水、缓冲液、过硫酸铵、TEMED。混摇均匀,立即倾倒。
聚丙烯酰胺聚合前并不一定要脱气。(丙烯酰胺过去放置于真空中以除去气泡,因为氧气抑制聚合。)
水平胶点样小窍门。
组装胶盒
放一张黑色纸于胶盒下方,黑色背景使点样孔看得更清楚。
胶槽倒满缓冲液,刚好盖过胶体。
如果边上有灯,打开灯,让光直照胶体。把样品吸入移液器。
使用自动移液器。
插在10-200μ1 移液器上的枪头可用于大多数点样孔。对于非常小的(小于10μ1) 点样孔,用测序胶所用的长移液头比较方便。
将移液头刚好浸入样品,缓慢地吸入移液头。样品可能会因甘油而显黏稠,快速抽吸可能会把气泡吸入移液头。
样品吸入移液头之后,将移液头轻轻靠在管子边上,或者擦拭纸吸走移液头外边的液滴。注意别吸走样品。
将样品点到样品孔中
移液器上保持一点点压力,使样品略微溢出移液头。
把移液头插进缓冲液,略高于点样孔,保持正压。移液头的尖端部分可以伸进点祥孔。
缓慢而稳定地把样品打出去。移液头尖处于点样孔上方,样品会沉入孔中。让样品下沉充满样品孔,而不是推入。
一旦最后一滴样品打出移液头,将移液器推到第二档,缓慢地抬高移液器,移出缓冲液外
如何进行垂直胶的点祥?
垂直胶的点样孔形成于两块玻璃板之间。在非常薄的胶中,移液器移液头甚至不能插入到两块玻璃板之间。注意甘油!把移液头置于样品孔上方,样品会沉入到孔中。
点样之前,一定要把垂直型聚丙烯酰凝胶的点样孔冲洗干净。冲走未聚合的丙烯酰胺和样品孔底部可能出现的水,水可以使样品孔明显变小。用25ml 或者50ml 注射针筒和18 号针头。抽入电泳缓冲液,小心地冲洗样品孔中的水。
可能很难看清样品孔,但是点一个样之后,其余的就变得容易了。如果有多余的孔,可以用样品缓冲液与溴酚蓝试验。
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原理是什么?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英语: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
作用: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联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ap),n,n,n’,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用下,聚合交联向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
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
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
page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
sds—page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sds—page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过硫酸铵就是引发剂,而TEMED可以催化过硫酸铵产生自由基,从而加速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 聚丙烯胺凝胶由单体丙烯酰腋甲叉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催化聚合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化学聚合法和光聚合法。化学聚合以过硫酸铵(AP)为催化剂,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加速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 ,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一种常用电泳技术,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 扩展资料: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经常应用于提纯过程中纯度的检测,纯化的蛋白质通常在SDS电泳上应只有一条带,但如果蛋白质是由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它在电泳中可能会形成分别对应于各个亚基的几条带。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一般只需要不到微克量级的蛋白质,而且通过电泳还可以同时得到关于分子量的情况,这些信息对于了解未知蛋白及设计提纯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