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关于唐三彩的简介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唐代时期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畅销海外。 还在印度、日本、朝鲜、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唐三彩。 扩展资料: 唐三彩起源 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 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 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 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2,唐三彩的基本釉色是什么?
三彩釉料主要成分是氧化铅、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硅酸盐,因此配制出白色、红色、褐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这几种基本釉色。 同时,三彩的窑变是全色系的,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能够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最后可以成功调配出1000多种颜色,常用色有500多种。 唐三彩在古代的应用与传播 唐三彩的胎质较为粗糙,釉色不透明,胎体烧成后吸水性大,其形制繁多,品种多样。有日常生活用品,有饮食、文房、寝室用具,也有各种模型的人俑、动物俑等。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先后发现唐三彩的有印度、伊朗、埃及、日本、朝鲜、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特别是9至10世纪时期,我国的陶瓷技术传到日本以后, 日本国内出现了很多仿造的唐三彩器物。直到最近, 日本的九州县还出现了不少唐三彩的实物残件。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唐三彩究竟是哪三“彩”?
3,唐三彩以什么为基本釉色
唐三彩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释义 唐三彩,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 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具艺术价值。 三彩器正表现出唐代各种实际生活所应用的器物,而在这些器物中,却把当时社会生活的形态很完备的呈现出来,由此获知殉葬的明器与其他器物的形制与数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阶,以及门第的大小而定。例如唐礼明器之制,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挺马偶人高一尺。 其他音乐队、童仆之属、威仪服玩,亦各视其生前之品秩而定之。初唐之末期,始兴厚葬之风,其后自盛唐至中、晚唐,厚葬之风益甚,舁明器而行街衢,陈墓所,奏歌舞音乐,张帷幕,设盘床,以造花、人形、饮食施路人,殆如祭祀。 诞生背景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 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