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电磁炮是什么?
- 2,电磁轨道炮的作用是什么?
- 3,电磁轨道炮有多大威力?
- 4,电磁轨道炮有什么优点?
- 5,美国研制的新型电磁轨道炮的威力有多大?
- 6,美军“战略大炮”露真容,它是电磁轨道炮,还是传统化学能火炮?
1,电磁炮是什么?

电磁炮是什么?电磁炮是属于炮的一类,与传统的火炮相比,电磁炮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声音响没有烟雾,而且发射速度极快,威力比普通火炮提升了很多。 电磁炮硬是没有炮口火焰的,但是在许多实验中,电磁炮发射炮弹时,会有很明显的炮口火焰产生,其实这个是由电弧产生的,电磁炮的原理是利用电磁轨道,赋予炮弹动能。 那么怎么会有火焰产生呢?这是因为弹丸采取的是圆锥形设计,与轨道接触面较小,作用产生的动能会不足,因此在弹丸上加上一个特殊装置弹托,弹托的作用便是增大与轨道之间的磁场效应,在发射时连同弹托一起发射出去。 不过二者会在发射出去后分离,在炮弹发射后,轨道内电流是会断开的,这时便会形成电弧,电弧产生的温度,会瞬间转向弹托,而弹托为了减轻重量,采用铝合金设计,而铝合金的熔点又低,电弧产生的热能瞬间,将弹托的表面气化,会在炮口产生,火焰状的等离子体,因此虽然电磁泡泡口存在火焰,但是与传统的火炮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技术的原因造成的,相信在未来会实现技术的突破,从而真正实现电磁炮的无声无炮口。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可以用它来发射卫星吗?与传统大炮燃烧火药,产生气体压力不同,电磁炮利用的并不是化学能,而是电流和磁场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安培力。当电流通过导轨时,就会产生一圈圈的磁场,利用右手定则握住导轨,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如此一来,这个由电源导轨弹体组成的方形线圈中就有了磁场,这时再利用左手定则就可以判断弹体的受力情况了,伸出左手让磁场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的方向也就是力的方向,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弹体就会不断的加速。 根据公式可得,在理想情况下控制好导轨的长度及电流的强度就可以得到初速度极快的弹丸。比如用电磁炮来发射卫星,这个想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就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过载问题,电磁炮的加速过程非常可怕,这就对卫星设备的抗过载能力要求极高,如果是载人卫星,考虑到人体最多能承受15倍的重力加速度,就需要建造接近200千米的电磁炮轨道来延长加速时间。 2、热防护问题将电磁炮安装在地面发射的卫星必然会在大气阻力的影响下很快减速,难以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并且空气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会将卫星直接损毁,因此热防护材料的制造又成为了一个难题。
2,电磁轨道炮的作用是什么?
电磁轨道炮对岸超过200海里精准打击,还具备主炮反导等先进作战能力。 电磁轨道炮有一些突出优点: 一是弹丸速度快,精度高,射程远,威力大。弹丸约能在6分钟内飞行200海里,初始速度达到2500米/秒,比普通枪弹的速度快2至3倍。带有巨大动能的弹丸通过直接撞击目标将其摧毁,威力极大。同时极高的飞行速度可以减少炮弹的飞行时间,使炮弹不易受到干扰,保证了炮弹的精度。 二是炮弹体积小,重量轻。电磁炮弹几乎不使用推进剂,减少了装药量,所以炮弹的体积只是传统120毫米火炮炮弹的八分之一,重量是其十分之一,这样可显著提高武器系统的携弹量,减少后勤负担。舰船一次一般只能携带70枚制导导弹,而电磁轨道炮弹则能轻易地一次装载几百枚。 三是生存能力强。炮弹几乎不装填炸药,又可减少炮弹在制造、运输、储存方面的安全隐患。 扩展资料: 1918年,法国发明家维勒鲁伯最早研制出电磁轨道炮,到1944年,德国的汉斯勒博士研制出长2米、口径20毫米的电磁轨道炮,成功将重10克的圆柱体铝弹丸加速到1.08公里/秒,随后又将两门电磁轨道炮串联起来,使弹丸速度达到了1.21公里/秒。但由于材料和电力等关键技术无法解决,电磁轨道炮的研究一度停滞不前。 直至1978年,相关技术原理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成功将电磁轨道炮的发射速度提高至5.9公里/秒。随后,美国国防部成立“电磁轨道炮联合委员会”,协调美军、能源部、国防原子能局等原来分散进行电磁轨道炮研究的部门,从整体上推动了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发展。 2003年,当时的联合防务公司(现BAE系统公司武器系统分部)对DD(X)(即现在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装备电磁轨道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舰艇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电磁轨道炮的电力需求,且系统体积、技术难度等问题都可以解决。 两年后,美国海军研究局在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正式启动“创新性海军原型”(INP)计划,标志着美国海军开始推动电磁轨道炮由实验室走向实战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轨道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电磁轨道炮将对未来海战产生革命性影响
3,电磁轨道炮有多大威力?
电磁轨道炮对岸超过200海里精准打击,还具备主炮反导等先进作战能力。 电磁轨道炮有一些突出优点: 一是弹丸速度快,精度高,射程远,威力大。弹丸约能在6分钟内飞行200海里,初始速度达到2500米/秒,比普通枪弹的速度快2至3倍。带有巨大动能的弹丸通过直接撞击目标将其摧毁,威力极大。同时极高的飞行速度可以减少炮弹的飞行时间,使炮弹不易受到干扰,保证了炮弹的精度。 二是炮弹体积小,重量轻。电磁炮弹几乎不使用推进剂,减少了装药量,所以炮弹的体积只是传统120毫米火炮炮弹的八分之一,重量是其十分之一,这样可显著提高武器系统的携弹量,减少后勤负担。舰船一次一般只能携带70枚制导导弹,而电磁轨道炮弹则能轻易地一次装载几百枚。 三是生存能力强。炮弹几乎不装填炸药,又可减少炮弹在制造、运输、储存方面的安全隐患。 扩展资料: 1918年,法国发明家维勒鲁伯最早研制出电磁轨道炮,到1944年,德国的汉斯勒博士研制出长2米、口径20毫米的电磁轨道炮,成功将重10克的圆柱体铝弹丸加速到1.08公里/秒,随后又将两门电磁轨道炮串联起来,使弹丸速度达到了1.21公里/秒。但由于材料和电力等关键技术无法解决,电磁轨道炮的研究一度停滞不前。 直至1978年,相关技术原理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成功将电磁轨道炮的发射速度提高至5.9公里/秒。随后,美国国防部成立“电磁轨道炮联合委员会”,协调美军、能源部、国防原子能局等原来分散进行电磁轨道炮研究的部门,从整体上推动了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发展。 2003年,当时的联合防务公司(现BAE系统公司武器系统分部)对DD(X)(即现在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装备电磁轨道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舰艇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电磁轨道炮的电力需求,且系统体积、技术难度等问题都可以解决。 两年后,美国海军研究局在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正式启动“创新性海军原型”(INP)计划,标志着美国海军开始推动电磁轨道炮由实验室走向实战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轨道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电磁轨道炮将对未来海战产生革命性影响
4,电磁轨道炮有什么优点?
电磁轨道炮对岸超过200海里精准打击,还具备主炮反导等先进作战能力。 电磁轨道炮有一些突出优点: 一是弹丸速度快,精度高,射程远,威力大。弹丸约能在6分钟内飞行200海里,初始速度达到2500米/秒,比普通枪弹的速度快2至3倍。带有巨大动能的弹丸通过直接撞击目标将其摧毁,威力极大。同时极高的飞行速度可以减少炮弹的飞行时间,使炮弹不易受到干扰,保证了炮弹的精度。 二是炮弹体积小,重量轻。电磁炮弹几乎不使用推进剂,减少了装药量,所以炮弹的体积只是传统120毫米火炮炮弹的八分之一,重量是其十分之一,这样可显著提高武器系统的携弹量,减少后勤负担。舰船一次一般只能携带70枚制导导弹,而电磁轨道炮弹则能轻易地一次装载几百枚。 三是生存能力强。炮弹几乎不装填炸药,又可减少炮弹在制造、运输、储存方面的安全隐患。 扩展资料: 1918年,法国发明家维勒鲁伯最早研制出电磁轨道炮,到1944年,德国的汉斯勒博士研制出长2米、口径20毫米的电磁轨道炮,成功将重10克的圆柱体铝弹丸加速到1.08公里/秒,随后又将两门电磁轨道炮串联起来,使弹丸速度达到了1.21公里/秒。但由于材料和电力等关键技术无法解决,电磁轨道炮的研究一度停滞不前。 直至1978年,相关技术原理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成功将电磁轨道炮的发射速度提高至5.9公里/秒。随后,美国国防部成立“电磁轨道炮联合委员会”,协调美军、能源部、国防原子能局等原来分散进行电磁轨道炮研究的部门,从整体上推动了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发展。 2003年,当时的联合防务公司(现BAE系统公司武器系统分部)对DD(X)(即现在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装备电磁轨道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舰艇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电磁轨道炮的电力需求,且系统体积、技术难度等问题都可以解决。 两年后,美国海军研究局在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正式启动“创新性海军原型”(INP)计划,标志着美国海军开始推动电磁轨道炮由实验室走向实战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轨道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电磁轨道炮将对未来海战产生革命性影响
5,美国研制的新型电磁轨道炮的威力有多大?
30年后的一天,一艘美国大型驱逐舰搜索到了300千米外,一处恐怖分子指挥部的具体位置,不过它并没有发射价值一百万美元的导弹来摧毁目标,而是从炮管的超导电磁轨道中,发射出一枚长约1米、重约20千克的“另类炮弹”,这种炮弹的动力来源既不是火药,也不是燃料,而是军舰发动机提供的电能。炮弹以超过7倍音速的速度脱膛而出,飞出了地球大气层,接着又在卫星的指引下重返大气层,笔直冲向目标,它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使它拥有足够的威力使目标在瞬间灰飞烟灭。
6,美军“战略大炮”露真容,它是电磁轨道炮,还是传统化学能火炮?
根据在网络上披露的照片来看,这种战略大炮还是使用传统化学能的弹药加增程弹药的方式,并没有使用非常新潮的电磁炮。而且这种战略大炮据说能够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射程。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战略大炮实际上只是一个噱头或者说震慑手段,真正装备或者使用是不太可能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炮弹不是导弹,没有制导头,这么远的射程,目标在哪里,是否命中都是问题。其次就是之所以不适用电磁轨道炮,原因还是电力不足,而且电磁轨道炮的技术并不成熟。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这样一发炮弹至少要数十万美元一发,恐怕还有可能达到上百万美元,这是美国军队耗费不起的。 首先就是炮弹不是导弹,没有制导头,这么远的射程,目标在哪里,是否命中都是问题。而且导弹可以使用核战斗部或者是常规战斗部,而炮弹只能通过动能进行杀伤,如果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话,那么这型炮弹的初速一定非常高,就导致了不太可能在弹头里使用火药了,因为这样一来强度不够。而且1000公里只能打击固定目标,规则运动的目标都很难进行打击。所以性价比方面和导弹没有办法比较,唯一的好处就是炮弹不能进行拦截。 其次就是之所以不适用电磁轨道炮,原因还是电力不足,而且电磁轨道炮的技术并不成熟。总不能部署一下这型战略大炮,然后后面跟上一堆电缆,最后在后面加上一个核电站吧。这样万一被别人打击,那么切尔诺贝利那种情况肯定又会发生,不需要袭击炮弹的当量太大,稍微口径大点就可以做到。所以实际上这型大炮恐怕只能使用传统化学能加上增程炮弹的形式。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这样一发炮弹至少要数十万美元一发,恐怕还有可能达到上百万美元,这是美国军队耗费不起的。比如我们知道朱姆沃尔特上装备的155毫米炮,发射的炮弹80万美元一发,这哪是打仗啊,就是拿美金砸人呗。这么高的价格,即使土豪如美国海军,也消费不起。有这个价格,干嘛不去买一发战斧导弹来的实惠。